南漳新闻网隆重上线
媒体看南漳 > 精品文章

【湖北日报】南漳:稻蛙共作 小蝌蚪开启成长之旅

南漳新闻网   2023-03-17 17:34   来源:湖北日报 关闭窗口

春暖花开时节,在南漳县半亩方塘黑斑蛙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的第一批蛙苗已经提前孵化成功,接下来这些小蝌蚪将经历4个月的养殖,上市销售。



走进半亩方塘黑斑蛙养殖专业合作社,一个个养殖大棚映入眼帘,蛙声此起彼伏。眼前的小伙子就是合作社的创始人——33岁的许亚杰。



"看,这就是我们蝌蚪刚孵化的样子。别看它一个个只有芝麻粒那么大,但是这一个小框里面有十二到十五万的种苗。"半亩方塘黑斑蛙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许亚杰告诉笔者,由于今年春天气温高,蛙苗的孵化提早了10多天。他身后每个孵化框里的蛙苗刚好够一亩地的投放量,目前已经孵化了40多亩蛙苗了。




“我们2023年第一批黑斑蛙幼苗,就是从种蛙池舀出来的卵在这里孵化,经过十五天的养殖后它能长到绿豆大小,然后从孵化池里面转到商品蛙精养池里面继续养,再经过三十五天的养殖,它从蝌蚪会变成青蛙,青蛙上岸以后再养两个月,就变成商品蛙可以投入到销售市场了。”许亚杰介绍说。

许亚杰和妻子都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养殖专业,在外务工时了解到稻田套养黑斑蛙这一新型农业养殖发展前景非常好,2017年夫妻俩返乡创业,在城关镇姚岗村“两委”的协调下,流转了5亩稻田,开始探索稻蛙共育混合种养新模式。

“黑斑蛙在我们这个地方气候是比较适宜的,养殖周期短,风险相对小一些,而且它的经济价值特别高,特别在蛙稻共作这个方向,它既不耽误传统的水稻种植,在当中套养的青蛙还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许亚杰说。



经过不断摸索,许亚杰已经掌握了从培育种蛙到孵化蛙苗再到规模养殖的整套技术,蛙稻共作规模从5亩扩大到30多亩,种养技术更加成熟,管理也更加精细,利润也稳步增长,2021年,许亚杰的半亩方塘黑斑蛙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8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和许亚杰一起养蛙,合作社种养规模也扩大到近70亩。

“每年七八月份,我们黑斑蛙商品蛙开始在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等一级水产市场销售,年产值大约在两百万元。”在谈到今后合作社的发展,许亚杰更是信心满满。“接下来就是要把养殖的过程更加精细化,技术做到更详实一些,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我们,力争将养殖规模做大到2000亩左右。”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南融媒 王玮 王鼎)